我校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会议
9月5日中午,我校在综合楼408会议室召开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会议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张丽峰同志主持,校党总支书记、集团总校长孙平、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陈岳庆、德育处全体成员以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与会议。
首先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张丽峰同志布置工作要点。他强调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保障心理健康课程足量开设、规范开展,打牢教育根基;配齐建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团队,夯实专业力量;按层级、分类别开展教师心育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升级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机制,筑牢安全防线;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拓宽帮扶路径;联动各方工作力量,汇聚育人合力,为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指明方向。
会议中,心理辅导室的奚丽萍老师就辅导室日常使用运转、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清晰梳理了前期工作成效与实际进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当前心理辅导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现场参会人员围绕 “如何优化时间安排,以覆盖更多学生需求”“怎样明确记录标准,确保专业性与规范性” 等方向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为后续工作改进凝聚共识。
最后,校党总支书记、集团总校长孙平同志作总结发言。学生心理健康不是 “独角戏”,而是需要大家携手参与的 “协奏曲”。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景 —— 语文课可以借文字传递情感力量,体育课能帮学生释放压力,数学课可在解题中培养抗挫力。希望大家打破学科壁垒,多一份 “心理育人” 的意识。课上多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课下多留意他们的言行变化,发现苗头及时沟通、彼此提醒;遇到困惑时,主动与班主任、心理教师联动,分享观察、协同施策。
此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方向。会议清晰擘画了未来工作的核心路径,明确了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守护学生成长的 “心灵铠甲”,需要学校、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同心同向、协同发力。相信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各部门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从课程体系完善、心理普查精准化、个体辅导个性化、校园心理文化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教师们也将把会议所学转化为教育实践,更敏锐地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更科学地开展心理疏导;家校之间也将构建更紧密的沟通桥梁,形成 “家校共育” 的强大合力。
未来,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告别 “粗放式” 推进,迈向 “精细化、体系化、全覆盖” 的新阶段,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阳光前行、自信绽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