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校园新闻

三课联动探新路,以研促教启新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4 10:32:5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5月12日,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教育集团联动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组织“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初中语文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三节风格各异的公开课,一场跨校精准教研对话,呈现语文课堂在文化传承、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生动实践。

1ab80d0e86e947baa746dce7442f825b.Jpeg

【课堂实录:以文化人,以思启智】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张丽峰老师:寻“雅”溯源,激活文化基因

在《寻找雅园的对联》一课中,张老师以常熟千年文脉为底色,导引学生开启文化探秘之旅。课堂从县志中有关书院讲学的渊源切入,将地方文化精神与学校的文化景石巧妙勾连。学生们在遣用“优雅”“素雅”“文雅”等词汇,拾级而上感悟汉字多层意蕴;师生沉浸式具身体验“铁琴铜剑楼”“彩衣堂”藏书、读书的经典对联,于平仄吟咏之间,语言文字化作穿越古今的桥梁,文化赓续与语言创新交织生发。整节课以“雅”为魂,既有传统文化的浸润,更有思维深度的延展,为语文课堂注入文化厚度和思维含量。

1e9ae6cb34c54400b181defd5b53175e.Jpeg

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 濮逸恬老师:以“读”促悟,传承红色精神

《井冈翠竹》课堂上,濮老师以“读”为舟,教态自如,脉络清晰,带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触摸文字力量。自由读、齐读、评读层层递进,学生从翠竹的坚韧之形,感悟井冈山精神的革命之魂。课堂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赏析词句为主,师生在思维碰撞中,渐次生成对“托物言志”手法的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浸润青春的心田。与此同时,学生的朗诵能力与文本解读能力同步提升。整节课以读贯穿,用语言的温度点燃学生信仰的火种。

b72bf4b165f94080873eda180c910fd6.Jpeg

常熟市周行中学 褚梦怡老师:情境任务,破解文本密码

在《井岗翠竹》这一课中,褚老师创设“招聘翠竹馆解说员”问题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学生从提炼核心句梳理翠竹之“形”,到结合图文分析翠竹之“值”,最终在人物精神解读中领悟翠竹之“节”。课堂以真实任务驱动,学生活动设计既贴合新课标理念,又让语文能力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学生化身“解说员”解读文本,在图文联读与角色代入中,通过教师结构化的板书,与学生的细致互动,达成感悟井冈山精神与语言运用习得的悄然融合。

d88f2d6477cb42c494037e3a0e305021.Jpeg

【教研对话:跨校联动,共研共进】

课后研讨中,外国语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仲剑峰老师与伦华外国语学校语文钱晓烨老师展开深度对话。

a85be1bbccd84d6c9b428837d99393e6.Jpeg

围绕校本教研的务实路径,双方探讨多媒体技术如何避免形式化、情境教学如何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以及“教—学—评”闭环管理的策略构建等话题。

d5c744eccb174eb8ac0672a5c4de8c97.Png

跨校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外初强调教研与课堂的“走实走深”、辐射引领;伦华分享教研组建设的系统思维、实践经验。这场对话既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更是对教育创新的共同探索。

【结语:以研促教,向新而行】

三节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指向语文教学的核心命题——如何让文化传承扎根课堂,让思维创新自然生长。从外初雅园到井冈青竹,从对联品鉴到精神传承,语文课堂正成为文化自信的播种机与素养提升的主阵地。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和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将继续以新课标为纲,深耕课堂改革,互鉴共赏、加强交流,在传承中创新,让语文之美生根开花,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