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校园新闻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七周-第八周校本教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6 15:10:5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3月31日的语文教研活动由罗瑞琳老师开课,开课题目是《山地回忆》。罗老师先回顾了第一课时的内容,再以“妞儿”的人物形象开展课堂活动,既让学生读原文,又让学生写特点,并通过联系身边同学和回顾已学课文品析孙犁写作特色,深入浅出,把刚选入教材的新课文上得绘声绘色。评课老师对于罗老师的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课堂环节紧凑,生动活泼有亮点,初一备课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力求更好的教学设计。

1581700967ca494e93b19a7f2e001673.Jpeg

9a97fe85e0f24c8b9efca732a07cd972.Jpeg

 

2025年4月2日,外初全体英语教研组成员开展英语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初一年级蔡梦丹老师开设7BU4阅读课。课后教研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课,对这位教师的课做出如下评价。

本节paper cutting阅读课是一次富有创意与文化传承的体验。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了解了paper cutting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还亲手尝试了剪纸技巧,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讲解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

2198c27da5e84bd6b7481ea755d6bc91.Jpeg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课堂上,教师讲解清晰,示范到位,将paper cutting的历史、技巧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老师们特别赞赏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认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此外,老师们还提到,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巧妙,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

a437ad23d5c747d08c7dab73114ddd54.Jpeg

 

骆菡老师于2025年4月3日开设了中考专题复习——《电学计算率》。

本节课骆菡老师通过对五个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列方程组解动态电路,电压变化量比电流变化量解定值电阻,灯泡电压电流图像以及安全电路加深理解,骆老师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错因分析”层层推进,强化计算规范。本节课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思路,暴露思维误区。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紧扣考纲,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与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公式推导和真题演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课堂节奏紧凑,学生参与度较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一堂扎实高效的中考复习课,教师对考点的把握精准,教学方法多样,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若能在分层教学、实验融合及热点拓展方面进一步优化,将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中考冲刺奠定坚实基础,起到一轮复习的良好作用。

65e30d025a884f95a60ce68ac5c3b966.Jpeg

 

3月31日下午第6节课,钱亚平老师在304机房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公开课。课题名称: 《设计与制作互联网数字化变革全景图谱》,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互联网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新技术,新应用,感受到互联网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深远影响,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将第六单元的互联网与创新项目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与制作数字化变革全景图谱。课程开始时钱亚平老师总体介绍了第六单元的三个主要内容:互联网应用与新技术、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与互联网发展与新思维,以及不同主题的制作方向,如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这一主题的制作方向可以是1、互联网融合下新型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变革,2、传统行业转型,新行业诞生,3、新社交方式,社交形态,新社交会产生的问题;之后钱亚平老师详细介绍了课程软件xmind的基础使用方法,如新建、保存文件,新建分支主题的方式,格式的更改;最后学生依据钱亚平老师提供的学习单与电子书认真制作思维导图。

本课结束时,几乎所有同学均会使用xmind软件制作思维导图,能够完成思维导图的整体制作,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解了课程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明白了互联网的未来也是创新发展的未来,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课后,信息组成员对钱亚平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就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操练待多个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教与学的结合,让每一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集体舞会中,散发独特的味道,教学研的活动,是教中学,研中长,在开课与听课碰撞中各自成长,集体芬芳! 

d63679e17e1649f2a8b3f953cc2d86b3.Jpeg

 

3 月 31 日,魏栋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水墨山水画》校级公开课。

魏栋老师围绕传统山水画元素,聚焦山、水、树、石这些核心元素展开教学,为降低入门难度,对传统技法步骤进行了巧妙简化,例如采用 “点苔法” 替代复杂的皴法,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迈出学习水墨山水画的第一步。

课堂上,魏老师先是通过赏析如《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墨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将艺术与文化深度融合,帮助学生领悟到像 “留白” 这样的艺术手法所体现出的道家 “空灵” 境界,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与文化认知。

在实践教学环节,魏老师亲自示范 “浓破淡”“淡破浓” 的墨色变化,并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水墨晕染的奇妙过程,让抽象的技法变得直观易懂。同时,魏老师还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笔法纠正,助力他们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个性化构图,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整堂公开课氛围活跃,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条理,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教学交流机会,获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为我校的艺术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3b4153f797c24198a5a15bd87aa08cc8.Jpeg

 

2025年4月8日,外初数学组举行教研活动,初三年级的李子洋老师开设公开课《几何最值问题》。李老师的复习课,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导学案三环节展开,以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引导学生建立几何最值的模型,锻炼了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学生板书、同伴互助、小组探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受到老师们一致好评。在大家热烈的评课中,提出了复习课要依据要明确,题目要一题多解多变,还要注重拓展,复习课的功能不仅仅是复习,还要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76fe7fa7fea344ef817d9a0aed43bfaf.Jpeg

1135764c86a84272bdea390192923f2f.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