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校本教研
11月21日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化学课堂教学探讨。薛琴锋老师开设了课题为“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的公开课,化学组全体成员一起参加教学研讨。
对薛老师的课,大家参与研讨,一致认为整堂课脉络清晰,结构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很好。薛老师将生产生活中的情景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有实际价值的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学习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地位。
教研组长周梅华老师赞扬道薛老师的课对新教材新增的项目式学习进行了尝试,准备工作非常充分,不管是老师的调查,还是学生的调查都调查的认认真真,资料翔实,有理有据。课堂条理清晰、层层推进,薛老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
本周五上午,生物组沈方圆老师开设了校内公开课《植物的生殖》。沈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好,上课容量大,内容丰富,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在构建次位概念的同时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利,师生互动非常和谐,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1月19日上午第3节课,钱亚平老师在304机房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公开课。课题名称: 《网页代码设计》,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互联网上的数据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对网上数据进行合理组织和有序化呈现是提高其利用率的关键步骤。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将第二单元中收集的有关中国大运河的信息资源进行集成,通过制作中国大运河文化网页,唤起运河记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始时钱亚平老师总体介绍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是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用它编写的超文本文档,包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超链接等元素。超链接可以实现网页之间的跳转,从而使世界各地的主机相连接。用HTML编写的网页实际上是一种文本文件,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文本处理软件来创建或处理HTML文件。之后钱亚平老师详细介绍了课程软件html5可视化编辑器的基础使用方法,如新建、运行、保存文件,最后学生依据钱亚平老师提供的学习单与相关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认真设计制作中国大运河网页。
本课结束时,绝大部分同学会使用软件html5可视化编辑器设计制作一份完整的网页,能够完成中国大运河网页的整体制作,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解了课程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明白了如何根据规划和设计,分别制作各个页面,形成全面、系统的网页;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课后,信息组成员对钱亚平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就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操练待多个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教与学的结合,让每一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集体舞会中,散发独特的味道,教学研的活动,是教中学,研中长,在开课与听课碰撞中各自成长,集体芬芳!
2024年11月21日我校余佳新老师进行了公开课《耐力跑》的课堂展示活动。相关领导及体育组组长张志平老师及全体初中新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课堂上,采用了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竞技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和竞技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看,本次公开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呼吸节奏,还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大家的耐力跑成绩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课后,其他体育教师和校领导对公开课进行了评价,提出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学生互动等方面表现优秀,但也指导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优化教学方法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