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召开
2021年10月21日,伴着清晨灿烂的阳光和清雅的桂花香气,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颖老师携全市七个县区的教研员及部分一线道德与法治老师来到我校,举行苏州市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将对初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进一步研究,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我校张瑜老师和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蒋晓华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由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季燕老师和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吕柃延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一课,四位老师用扎实的基本功和别开生面的课堂活动,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各区县教研员代表及教师代表对四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诚恳而精确的点评:
张瑜老师的课用了一个与学生同龄的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整堂课内容,真实而连贯,条理清晰。课堂展现学生的真实困境,课堂活动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动的效果很好,语言生动、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升华了情感。
季燕老师用自己的职业生涯串联起四个小组活动来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将自身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教师资格证注册搬入课堂,用具有思辨性的话题、全新视角的结构、可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将整节课精彩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季老师的课堂设计方案架构新颖,课堂活动别开生面、新颖生动、精彩纷呈,注重学生的体悟、感悟,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蒋晓华老师的课堂主线非常清晰,能够基于学生学情分析,采用一例到底的情景教学法,将学生的生活情境贯穿始终,教学有法,逐个击破教学难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通过思辨、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感性体验,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共情共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吕柃延老师对《走近教师》这一课内容有着独到且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猜字谜,视频展示以及请教师分享自己教师之路等方式,使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也让学生了解了教师的内心以及学会主动适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同时,吕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成长,是评价师生关系的金标准。
苏州大市各县区教研员及教师代表就四节课给出了充分的肯定、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也反馈了目前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之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颖老师就小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做了专题讲座——《注重学法指导 主力小初衔接》,目的是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初中学习,培养属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王颖老师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强调了八个要点:1、引导学生转变思路,端正态度;2、做好准备,提高效率;3、了解教材特点,发挥教材栏目功能;4、引导初一新生做好课堂笔记;5、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理解应用;6、用好思维导图;7、关注时事政治;8、关注习惯养成,提升学习品质。王颖老师还特别重视教师基本功的提升,要求老师们要注重单元思维下的课堂设计和提高时政速评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基本功考核的重要项目。
通过听课,促进了教师的交流反思、自我成长,通过评课、议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成长。本次活动如一场及时雨,就初中起始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小初衔接的具体落实等问题,带给苏州大市道法老师诸多启示,启发大家深入研究如何才能促进深度教学和有意义的教学,激发大家进一步探求教法、学法的提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