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估自评报告
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师生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相关要求,精细各项常规管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寻求特色立校之路,丰富学校内涵,从而追求师生健康、向上、自主、和谐地共同成长。在学校教育设施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先后荣获“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熟市领导班子建设先进学校”“常熟市特色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
一、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提高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党政联席会议,二周一次的行政干部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讨论学校重要事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而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执行能力。坚持每月一次的行政扩大会、教师会、党员会、班主任会,结合大家关心的问题和教学现状,围绕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把政策法规、理论学习和学校教育改革相结合,逐步把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全员育人,以德育人意识,不断提高党员教师的觉悟,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艺术,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一学年来,学校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和教师结对活动,党员读书活动等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法规,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严格执行校务公开,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宣传栏,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教师会、全体离退休教师会、家长会等,通报学校具体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无论是添加校园设备的各类招标还是组织重大活动及教师职称评定等人事工作,都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力求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以此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鼓励教师参与、监督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3、加强知识积累,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大力提倡教师读书活动,通过网络、专业课程、教育理论以及人文知识,加强修养,大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年中有近200人次参加远程非学历培训,34人参加教育统一组织的读书活动,新增教育硕士培训5人。
二、德育工作
1、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1)、建立领导小组,形成校内德育网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分管校长、德育处、学生会、团队干部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学生手册》、《班级工作考核细则》等多个德育管理条例,使德育教育法制化、规范化;坚持召开好德育工作会议,明确目标和任务;坚持定期召开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总结得失,交流经验,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对策,研究措施。
(2)、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学校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鼓励班主任每月撰写随笔,为全体班主任研讨、交流班级管理工作搭建了平台,也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积累了素材。同时,坚持每月一次的全体班主任例会,以及每周一次的年级班主任例会制度,组织专题学习、工作经验交流及改进要求和措施,对班主任工作结合月度文明班集体考核每月考评一次,并按照考评结果发放班主任津贴。
(3)、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各年级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穿插寄宿生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住宿生家庭教育指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整合优秀社会德育资源,拓展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内容,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2、丰富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德育教育
学校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初一新生军训,庆祝教师节活动,体育节系列活动,艺术节、外语节系列活动,爱心书市,三话比赛,校园吉尼斯,各种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多一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本学年我们还组织同学参加境内外各种形式的修学夏令营,如赴日本的休学旅行,赴北京的励志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中秋节、重阳节,公民道德宣传日等节庆、重大纪念日及新团员入团仪式、十四岁生日仪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感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向德育要质量,拓展德育教育的渠道
(1)、各种奖励,各种荣誉向班主任倾斜,让骨干教师乐于做班主任、善于做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始终辛勤而有效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2)、学校非常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健全了德育干事制度,举行了三年以下青年班主任与骨干班主任的师徒结对仪式。
(3)、学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和团组织建设,推荐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大队辅导员和团委干部,并加强重点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管理班级的作用,发挥团队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4)、试点德育导师制,大量一线青年教师和所有行政人员都成为了德育导师,通过每周二次的谈心,每周一次的书面交流,让各班中的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关怀,取得了进步。
三、教学工作
1、认真落实省“五个严格”和苏州市“三项规定”,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学校按照“五严”规定,落实课程计划,并将全校总课程表挂在网上,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落实了特色课程、活动课程的开设,推进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规范学校素质教育常规活动,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标准,把好教辅资料征订关和试卷印刷审批关,合理安排学生课业负担和活动总量。
2、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七认真”、教学调研为抓手落实教学常规,有效促进高效课堂。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教研组活动,校长蹲点各教研组,全程参与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活动形式多、内容实,有听课评课、小型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活动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本学年学校将主备课活动作为备课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备课组除认真制定主备课计划外,教导处还定期查阅各备课组上传的主备课资料,作为对备课组考核内容之一。此外,积极推进教学案一体化工作,在原有初三英语组、化学组、初二数学组基础上,继续鼓励、支持其他备课组进行教学案一体化探索和尝试,以我校教师为主编写的初二英语、初三英语、初三化学教学案即将在2011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2011年上半年物理组、化学组、美术组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组,初三数学备课组、英语组被评为市级先进备课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学校为每位骨干教师建立业务档案,督促他们每学期完成骨干教师考核表,每学年完成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书,并作为考核的依据。积极引导骨干教师在教科研活动、教学调研、公开课、示范课、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立青年教师研习班,通过校本研究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新老结对及互助互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2011年初聘请了省特级教师马宁到校作了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一年中,学校新评校级教学能手6人,1位教师申报市级学术带头人,5位教师申报市级学科带头人,12位教师申报市级教学能手。在外国语协作区举行的语、数、外、物、化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我校多位青年教师获奖,其中赵秋红和薛琴锋分获英语和化学学科的第一名。在市级基本功竞赛及评优课比赛中,青年教师屡获殊荣。
4、重视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成效显著。本学年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为形式,共开设了外语角、影视配音、七彩文学社、航模、IT沙龙等30多个兴趣小组及学生社团,涉及学科知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技能等多个类别。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在首届“恒久杯”苏州市中学生“科技吉尼斯”挑战赛中,我校荣获“巧解九连坏”第二名; “魔方速拧”第五名;“放飞梦想”第五名。2011年常熟市中小学生龙芯电脑操作竞赛中我校王思薇、浦宇晴同学荣获一等奖,6位同学获二、三等奖。在常熟市“现场作文大赛”中,有四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在“青春文学”征文比赛中,有33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第三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常熟赛区复赛软笔书法比赛中有四位同学获中学组三等奖。学期结束时组织初二年级部分学生赴常熟理工学院物理系实验室参观,通过参观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物理的奥妙,提高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获益匪浅。
5、协作区活动有声有色。作为全市四个协作区龙头学校之一,我校积极组织协作区学校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各校的辐射作用。本学年先后组织了协作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联合组织了协作区教学公开日活动,召开初三英语、初中数学协作区专题研讨会,并统一组织了两次协作区的统一阅卷工作。
6、以教科研为先导,构建教科研网络,争创教科研星级学校。 我校聘请兼职教科员、成立青年教师研习班,签订帮教结对协议书等活动,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搭建舞台、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辐射作用。先后有三位教师到苏州大市上了示范课。以徐莉芳为首的8位英语教师给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四学生上了24课时的教材分析课。
四、后勤工作
学校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着力做好教育、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的后顾之忧。
1、进一步加强生活区、实验区的管理,加强设备设施的应急报修管理,并适度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服务措施,确保师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氛围。学校成立了综合管理处负责生活区的专项管理,总务处、德育处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师生、家长满意度高。学校还成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加强对食堂、小店的监管,严防食品卫生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本学年,针对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加剧的情况,学校总务处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挖掘潜能,专门成立了维修保管处。组织水电维修人员,定期检查整个校园的水电设施,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全校的水电畅通;维修工作坚持填写报修单,指定专人定时到各处室征求意见,跟踪服务,接单后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真正实现后勤服务与教学需求的零距离。
2、做好各级各类会议、活动的物品配置、氛围布置、安全卫生、交通协调等保障服务工作,确保会议活动的正常进行。加强校产管理、开源节流杜绝开支浪费和校产流失。2010年9月学校新增电子白板17块,实现了多媒体设施的全覆盖。
3、做好校园安全卫生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安全卫生及健康教育台帐,组织制订并启动实施各类安全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加强校园并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排查,防患于未然;重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疾病防控工作,获得“苏州市健康促进铜牌学校”称号。
4、成功创建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进一步规范装备的管理与使用,全面提升装备水平,为一线教师利用先进单位现代化设备设施取得优异成绩、为拓展第二课堂及兴趣小组活动做好教育技术支撑。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2011年7月2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