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问卷
Q1.调查城市代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Q2.请问您在当地居住是否有1年以上?
A
1、有(继续访问) 2、没有(结束访问)
(说明:便于Q9题的回答)
B居住地是在城镇还是农村?【单选题】
1.城镇 2.农村
(说明:以被访者的回答为准,被访电话为单位的回答情况以家庭居住地区为准,城镇包含了县城及城区的周边无土地耕种郊区居民)
Q3.请问您的年龄?【单选题】
1.16岁以下
(若选16岁以下,则问:请问您有16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在家么?若回答没有,则终止访问。若有,则继续访问符合条件的其他家庭成员)
2.(填写具体年龄):
(1)16-25岁 (2)26-30岁 (3)31-40岁
(4)41-50岁 (5)51-60岁 (6)61-70岁 (7)71岁以上
(说明:询问年龄等所涉及的个人信息只是我们作为统计分组分析使用,研究这部分群体的总体趋势和特征,不针对个体(个人)进行,同时要感谢您的配合。)
主体问卷
(以下问题,根据被访者自己的感受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
Q7.请问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单选题】
1.安全 2.比较安全 3.不太安全 4.不安全
(说明:强调“目前”这个时间,“目前”理解为最近几个月。)
(如果被访者回答“安全”或“比较安全”,则跳过Q8题,直接问Q9题;如被访者回答“不太安全”或“不安全”,则接着问Q8题)
Q8.如果您感觉不太安全或不安全的,请问您家附近存在哪些违法犯罪现象【多选题】
①盗窃犯罪现象 ②抢劫犯罪现象 ③青少年人员违法犯罪现象
④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 ⑤吸毒贩毒现象 ⑥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现象
⑦赌博现象 ⑧制黄贩黄、卖淫嫖娼现象 ⑨制假贩假现象
⑩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现象
Q9.请问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单选题】
1. 有好转 2. 和以前一样 3. 比以前差
(说明:强调“今年与去年”时间对比,同时强调地点为“自己的居住地”,“去年”理解为2011年,“和以前一样”与“和以前差不多”理解为同一选项])
Q10.请问您家附近出现矛盾纠纷是不是有人来调处?【单选题】
1.能及时得到调解 2. 无人调解 3. 不了解(不读出)
(说明:这里的“有人调处”可以口语化为“有人管/有人处理/有人调解”;如果回答我这里没有这种现象发生等,归属“不了解”。)
Q11.请问您家附近出现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单选题】
1.能及时得到解决 2.虽反映了,但无人处理
3.处理了,但反复性强 4.不了解(不读出)
(说明:“处理了,但反复性强”指有些案件如集贸市场的打架斗殴现象,发生时虽然得到处理,但后续还在发生)
Q12.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了解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部门或单位【单选题】
1、了解 2、不太了解 3、不了解 4、说不清楚(不读出)
(说明:“说不清楚”选项不读出)
Q13.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它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单选题】
1.参加了 2.没参加 3.不了解
[说明:不读选项,让被访者直接回答,回答不清楚这项工作的归属“不了解”。]
Q14.请问您对本地政法队伍(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执法工作是否满意?【单选题】
1、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不了解(不读出)
(说明:强调是“执法工作的满意程度”,如回答没有和执法机关或队伍打过交道,归入“不了解”)
调查者基本情况资料
Q4.记录被访者的性别【单选题】
1、男 2、女
Q5.您的受教育程度是【单选题】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中专、职高、技校) 5、大专 6、大学本科及以上
Q6.您的职业或身份是:【单选题】
1、工人 2、干部 3、职员
4、务农农民 5、务工农民 6、经商农民
7、司售人员 8、在校学生 9、文教科卫体人员
10、个体户及私营业主 11、服务人员 12、自由职业者
13、无业(失业)人员 14、离退休人员 15、其他
………谢谢您的合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