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校本教研
2024年11月25日下午,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陈瞬红老师开设公开课《妙用技巧,巧识人物——单元整合阅读策略指南》,获得了教研组的一致好评。陈老师立足单元导语和文本阅读,明确了“抓关键语句”的学习重点,引导同学们通过温习旧知,分享交流本单元课文的人物精神及相关的关键词句,最后师生一起归纳了阅读文本的策略。本堂课较好得完成了教学目标,“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思路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上午,校内开展了历史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全体历史教研组成员参加活动。
首先,张觉老师在初三(5)班开设展示课《罗斯福新政》,张老师设计了“危机暗藏 积重难返”和“临危受命 重拳出击”两个标题讲解本课的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部分的内容。导入部分采用罗斯福的英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时运用视频对本课较难解读的概念进行解释,易于学生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材料研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课后,组内老师肯定了张觉老师课堂教学内容条理清晰,教学风格自然流畅,大量史料的使用符合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最后环节通过横向对比进行能力提升。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改进建议,如要更加注意板书结构与教学结构的一致性等。
2024年11月29日化学教研组开展了外国语初中一体型教育集团教学研讨活动,参与成员为外国语初中和游文中学两校化学老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与评价。游文中学的陆晨阳老师和外国语初中的周瑜老师分别开设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公开课,课后进行了网络评课活动。
对于陆晨阳老师的课,大家进行了研讨,认为陆晨阳老师作为新老师,整体课堂节奏把控不错,亲和力比较强,课堂上学生比较有激情,有合理的师生互动过程,课程完整流畅。通过让学生扮演小侦探的“屠狗洞”的情景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课堂上的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所授注意事项的理解。并且陆晨阳老师的课堂借助了希沃白板上的仪器模拟组装,提高了课堂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周梅华老师也指出,对于导入情景中二氧化碳生成的解释应该更加科学明确,指出下层浓度高的二氧化碳是生成的,区别于我们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布状态。
对于周瑜老师的课,大家一致认为在周瑜老师的课堂中,教学目标明确,十分利于学生对于整节课重要知识点的提取,课程环节设计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精炼的讲授了金属的三种通性,并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对之前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回忆巩固,课堂开始通过旧知镁与铁的燃烧引入,通过其他金属的加热实验完成了从种到类的推进,十分自然的对金属通性进行了讲授和总结。整节课贯穿的实验让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鲜明的形式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总结的能力。对于所呈现的实验视频也都是内容贴切画面清晰的有效视频,是一节结构脉络清晰的好课。
老师们都提出自己关于两节公开课的看法建议,认为一节课首先要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课堂演示实验的设计,周瑜老师本节课对于需要时间的实验进行提前准备就十分值得学习。教师借助实验来教,学生依据实验来学,更加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上的模拟等比较新的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教师们将对教学的创新性的探究融合在真实课堂之中,互听互评,共同学习进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