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二、第十三周校本教研
2024年5月7日,顾老师在初二(4)班开设了《大气压强》一课。本节课顾老师以注射器抽取瓶中气体致使瓶子形变作为引入,引导学生得出是瓶外空气对瓶子有一个由外向内的压力作用。接着依次探究空瓶吞蛋和覆杯实验,从而得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有大气压的作用。这一过程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总结了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的结论。然后顾老师又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并利用简化器材请学生上台体验大气压。再通过分析吸管的工作原理以及此时内外液面的受力情况,并与托里拆利实验对比分析,从而引入大气压的大小。最后依次讨论如何在实验室测量大气压,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本节课设计实验众多且全面,思路清晰且循序渐进,对多个易混淆考点通过受力分析进行详细讨论,提高了学生建立并分析物理模型的能力。
2024年5月7日,外初数学组举行教研活动,李子洋老师开设公开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堂课的教学定位为一个数学探究问题,旨在通过探索、再发现、证明和应用的过程,展示解决问题的途径。李老师整堂课的设计很好的贯彻了这样的教学定位。一开始通过引例让同学出现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与猜想得到结论,培养同学的观察、归纳、猜想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如何逻辑上证明猜想。最后解决开始的引例问题,让学生体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获得数学组老师的一致好评。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对学生出现的与预设不同的情况要认真思考、正确判断、合理回应。
5月9日,全体艺术组老师一起观摩了孙代英老师的公开课《江南小调》。整堂课通过学习歌曲《无锡景》,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2024年5月13日的语文教研活动是谢心怡老师开设公开课,课题为《中考名著专题复习——人生与选择》,谢老师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1.真题梳理,明确方向。谢老师从2017年以来的名著真题入手,发现命题规律,找准复习方向。2.联读分析,理解感悟。谢老师由浅入深探究名著中的主人公在面对人生关键节点时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3.实战演练,尝试论证。中考复习课讲究实用性,谢老师布置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提高答题水平。在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对于谢老师的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活动设置恰当,选题有一定的思辨性,符合中考名著考试形势,具有实用性。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问题表述的精确性,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课型的明确性等。最后,张校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让大家受益匪浅。
2024年5月15日,冯紫莹老师开设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冯老师以8B Unit7 Reading1为课题,围绕着盲人和奥比斯,带领学生分析梳理文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能力。冯老师这堂课设计精美,环环相扣,教态自然亲切,深挖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体现了新课标下的课程理念和英语核心素养。课后,英语备课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对冯老师的课进行精彩的发言点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