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七、第八周校本教研
2024年4月1日的语文教研活动由陆阳老师开课,开课题目是《陈涉世家》,陆老师以“《史记》长于描写”为切入点,探究陈涉的人物形象。从六句语言描写着手,师生共析人物特点,展开了精彩且有效的辩论,并联系学过的名著和课文、辅以丰富的课外资料拓展,给大家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陈涉形象。评课老师对于陆老师的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课堂目标清晰,紧扣细节,以春风沐雨般的语言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张校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让大家受益匪浅。
2024年4月2日,外国语初中一体型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在外初举行,顾康能老师在录播教室为两校数学老师开设了一节初一数学《10.1二元一次方程》公开课。顾老师课堂设计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课堂的调控能力强,课堂语言流畅、幽默,具有生动性、启发性,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外初、游文两校的老师在评课中给与了较高的评价,陈卫忠副校长提出了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方法。最后,支耀红校长给全体两校的老师明确了现在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困难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再创外初数学组新的辉煌!
2024年4月8日,张丽峰副校长在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本堂课以抓住细节为主题,首先设置班级电子纪念册征集稿件的情境,在学生已经开展过的“爱心义卖”活动基础上,要求学生为此次活动的图片配上相应文字,张校长巧妙利用展示图片环节帮助学生明确细节的特性——有意义。其次利用七年级上册一到三单元课文《老王》、《谁是最可爱的人》、《台阶》中的细节实例,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反复”“虚写”“细化”“映衬”这四个描写细节的方法,在提炼过程中让学生针对以往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与修改,进一步印证这四种细节描写方法,学生在逐步印证过程中完成知识从书本到脑海的转移。再次,学生们根据多媒体投影的相关活动照片,选取有意义的细节,参考张校长提供的写作支架,当堂完成了一个细节片段写作,实现写作知识从脑海向笔端的转移。最后张校长对个别片段进行了全班性展示,结合评价量表,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本堂课细节描写的学习效果。
听课老师们对本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教研组组长仲剑峰老师认为本课目标明确,给予学生学习方向。朱文霞老师认为本堂课层次清晰,所用素材实在,课堂知识落到实处。徐超辉老师认为张校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实用性。谢玉芳老师认为本堂课内容丰富扎实,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李莉老师认为本堂课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思维得到实质提升。张文懿老师认为张校长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本堂写作课设计新颖,活动扎实,切实提升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
4月10日上午,艺术组屈怡旻老师开设了一节主题为《苏州园林》的公开课。全体艺术老师观摩了课堂,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园林是由“诗情画意”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写意传统绘画的导入,第一让学生温习前面所学内容,第二将文人山水融入到园林中,体验园林的意境美,感受大自然的“移天缩地”。 视频直观的图文解说,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园林的造园要素,体会园林中的中国写意画的神韵。
将江南园林所蕴含的人文情境的场景和中国山水画作对比,体会江南园林中缩景模拟的山水写意,从小景、小品、窗格、题咏、花草植物中寻找应对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体会江南园林中的深层意味。学生通过看书思考、看视频感悟两个环节中对苏州园林有最基础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提问,这样降低难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大园林图文欣赏,结合园林特色,借助古诗词,使学生在感受园林自然美的同时产生人文美
4月11日下午,吴升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排球组合练习》。吴升老师以排球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组合练习,旨在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的排球技能,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提升能力。
在练习环节,教师运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耐心地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排球技术,如垫球、传球等,同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进步。而对于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则注重培养他们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此外,吴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流经验,让他们在合作中提升技能,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月8日下午第6节课,钱亚平老师在304机房开展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公开课。课题名称: 《设计与制作互联网数字化变革全景图谱》,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互联网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新技术,新应用,感受到互联网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深远影响,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将第六单元的互联网与创新项目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与制作数字化变革全景图谱。课程开始时钱亚平老师总体介绍了第六单元的三个主要内容:互联网应用与新技术、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与互联网发展与新思维,以及不同主题的制作方向,如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这一主题的制作方向可以是1、互联网融合下新型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变革,2、传统行业转型,新行业诞生,3、新社交方式,社交形态,新社交会产生的问题;之后钱亚平老师详细介绍了课程软件xmind的基础使用方法,如新建、保存文件,新建分支主题的方式,格式的更改;最后学生依据钱亚平老师提供的学习单与电子书认真制作思维导图。
本课结束时,几乎所有同学均会使用xmind软件制作思维导图,能够完成思维导图的整体制作,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解了课程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明白了互联网的未来也是创新发展的未来,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课后,信息组成员对钱亚平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就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操练待多个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教与学的结合,让每一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集体舞会中,散发独特的味道,教学研的活动,是教中学,研中长,在开课与听课碰撞中各自成长,集体芬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