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周校本教研
3月8日,化学组龚仲红老师开设了课题为“几种常见的盐” 的公开课,化学组全体成员一起参加本周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促进“基于真实生活情镜”的化学课堂教学探讨。
课后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整堂课脉络清晰,结构性强,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能够创造更丰富的物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弓老师建议:“讲电解食盐水的方程式时,可以适当解释下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不能用氯化钠。”大家一致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很新颖,有意义。
教研组长周梅华老师肯定龚老师的课堂流畅,思路清晰,实验设计的恰到好处,酒精喷灯灼烧贝壳的实验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每次开课老师新的探究、新的尝试,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课后的研讨更是促进了大家对这节课教学的认识,这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意义。
龚老师充分落实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本堂课的中心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书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
3月4日,徐超辉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孙权劝学》公开课,采用赛读和评委点评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通过“开盲盒”游戏检测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这种创新方式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徐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们朗读《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情境和情感。随后,学生们进行赛读,大家都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感情投入。由学生担任的评委则根据语音、语调、感情等方面给予点评。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掌握文言字词,徐老师还设计了“开盲盒”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随机抽取一个盲盒,盲盒内装有文言字词或句子,学生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准确解释或翻译。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增加了对文言字词的兴趣。
课后,参加评课的语文老师对徐超辉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徐老师的教学设计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他们也指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给徐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3月6日下午,本校地理组教师集聚一堂,共同听取了陈煊老师开设的公开课《黄土高原》。陈老师能正确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能正确掌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陈老师准备充分,课件中适合的小视频和模拟实验,能让学生时刻体会水土流失和植被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为什么风成说这种观点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学生参与度较高,板书清楚,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大方。
2024年3月5号,外初数学组举行教研活动。朱慧秋老师在录播教室开设公开课《菱形的判定》。整堂课结构清晰,学生互动也较好,特别是引入部分,与矩形的判定来类比,让学生猜想菱形的判定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课上也比较注重和学生一起探究,老师也利用多媒体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突破学习难点。总之,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菱形的判定方法,还通过探究活动,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浓浓的教学教研氛围中,大家探讨、交流,锻炼自己、挑战自己,希望走出一条充满活力、充满热情、闪着智慧的教研之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