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九、十周校本教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0 10:45:26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23日下午,陈泳如老师在录播教室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深度的语文课,课题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堂课的思路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流畅,展现了陈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公开课,大家深受启发。课后,教师们及时召开了研讨会,主要针对这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初一的教师们承担了主评的责任,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热烈的讨论后,仲老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教学议论文时,最好能首先明确议论文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突出重点,还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提高。仲老师的建议得到了在场教师的一致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将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实践。

587785bc1c76462da40292359c1ac27c.Jpeg

10月18日上午第3节课,奚丽萍老师在305机房开展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公开课。课题名称: 《python内置模块turtle(二)》,本课内容是对初二python编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利用内置模块TURTLE的编程知识,理顺学生对于编程中问题描述、解决思路、解决步骤、解决实现、解决优化的整体思路。本课的学习展开以“编程学习单”为线索,奚丽萍老师为学生们创设分层学习机会:由易到难的四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总体构架,是由五块内容组合而成的一个用编程方式问题解决过程,每一块内容可根随教师,也可自行选择:绘图的问题情境、绘图总体思路、绘图编程实现、绘图优化、本课编程活动的反思。

本课结束时,几乎所有同学均可达成“我的第一个程序”程序的代码,三分之一左右同学能在获得提示之后对第一个程序进行相应的优化操作并得到想要的运行结果。

课后,信息组成员对奚丽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就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操练待多个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编程是技术,更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利用编程解决问题是编程教学的起点和目标。教与学的结合,让每一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集体舞会中,散发独特的味道,教学研的活动,是教中学,研中长,在开课与听课碰撞中各自成长,集体芬芳! 

079fecffe35a40a49c944928b1ebbe17.Jpeg

11月3日下午化学组全体成员一起参加本周教研活动。首先组员们一起听薛琴锋老师的公开课,14:10分大家齐聚实验楼205展开教学研讨。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是:听薛老师的公开课,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借鉴。

对薛老师的课,大家参与研讨,一致认为薛老师讲的习题课新颖,借鉴性强。张老师评价薛老师的课有三个好,一好,题目选的好,既重基础,又匹配中考难度;二好,课堂讲的好,层次分明,循循善诱;三好,学生好,学生已经形成一种风格,尽管课堂节奏紧凑,但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好。教研组长周梅华表扬薛老师的习题课,突破舒适圈,紧跟新课标,设计的“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的习题课符合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模式,接轨亚运会的“零碳火炬”,关注时事,开阔眼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提升中华文化自信。

薛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发现,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微粒观,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宏微符的三重表征,开动学生思维,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d450a014b2584fdebccbef227daf5eb6.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