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校本教研
【2020年12月14日】
11月24日,数学组举行教研活动,陶昕老师在录播教室为全组数学老师开设了一节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5)》公开课。陶老师课堂教学组织有序,思路清晰,讲课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比较恰当。作为新入职老师,陶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数学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我校英语组集聚录播教室听了陆幸佳老师的一堂首秀课,三个年级的教师代表对陆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评课老师都认为陆老师虽然是新老师,但教态比较老练,对教材把握很到位,课堂教学过程完整,衔接自然,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互动好,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也对她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让小陆老师很有收获。
11月27日星期五陆蓓芬老师开设了《伏安法测电阻》一课。陆老师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的学习设计成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中学习实验电路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这一基础知识,还亲身经历了实验电路的建构过程,习得了实验电路设计的科学方法,增进了设计电路的能力。总之,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1月27日下午第6节课,外国语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本堂课由周瑜老师主讲,课题为《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节课基于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了三个板块的学习研究:
①混合物计算。思路:将混合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寻找物质质量关系。思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③利用方程式推断物质是否过量。思路:根据方程式含义可知,各物质间质量比是定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本次教研活动由初三化学组主评。周瑜老师先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其他老师做了点评。其中省略若干字。
接着由教导处陈卫忠主任反馈了期中备课检查情况:部分老师备课过于简单,要求备课本上要有必要的记录,不能过于简单。教辅资料备课详实。
最后由支耀红副校长作期中考试分析,要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备课的情况,使后进生也能动起来,不要拖后腿。课堂要有拓展,抓住优生群体。
11月26日上午,第三节课政治组在实验楼录播教室由张瑜老师开设一节公开课《复杂多变的关系》。张瑜老师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调整中的国家关系两大块内容,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切入,与学生共同探究当今世界的新形势。由于这部分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张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样的形式,从本次疫情入手,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热点分析,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对国际形势探究的热情,并大量运用了视频资料,让学生聚焦中美关系,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从合作与竞争角度探究国际关系的新方式,共同探讨了解决的措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最后评课的环节,组内老师对张老师的课充分的得到肯定,尤其是精心备课,素材丰富等方面。但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如要注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教研活动的最后,支校长对参加政治组教研活动发表了讲话并提了几点建议:关注优秀率、提高合格率、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11月24日上午第三节课,历史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袁新乐老师在初一(3)班开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公开课。课后其他成员点评本课并给出教学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科教学环节完整,师生互动到位,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但要注意学法指导和相关练习的解法指导,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11月27日上午,生物组黄慧老师开设了公开课《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课后大家进行了积极的评课议课,大家一致认为黄慧老师对于实验过程和步骤的讲解细致到位,并在学生动手制作装片和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
随后大家针对马上要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希望能够提高实验操作的合格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