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校本教研
【2020年9月24日】
9月9日下午,语文组在实验楼101会议室进行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仲剑锋老师主持。仲剑锋老师在活动上谈论,教师不能抱有“苟且”思想,对待“七认真”,不能将其视为行为主义的产物,一定要身体力行,认真践行。
在活动中,请三位优秀老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心得。郑永花老师结合初一新生的学情,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听课效率,紧抓每个学生,让学生“不怕学”、“不难学”,并且强调要用好备课组的资料。汤艳老师分享了自己在默写方面的做法,亲自监督每一位学生的背诵任务,督促学生当天事当天完成。张丽花老师则分享了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提升,张老师还建议让学生多看经典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重点划出来,进行批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教研活动的最后,各年级分组进行交流研讨,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
9月11日上午第3课物理组戴晓萍老师开设公开课《功率》。
首先,从小明上楼,两次所用的时间不同,得知做功快慢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接着用类比的方法,将速度与功率进行比较,引出功率的定义,公式和物理意义。衔接连贯流畅.再通过三个例题让学生熟练公式,并强调做题的规范要求!然后回到本节课开头,计算小明两次上楼的功率,由此让学生讨论如何测上楼的功率,应测出同学的体重,上楼的高度,上楼所用的时间,并分别说出所需测量的工具,学生跃跃欲试!最后思考两个问题,1.如何使你的上楼功率增大——上楼时间尽量短。2.讨论一个同学上楼时间最短,他的功率是不是一定越大!通过讨论加深对功率物理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9月10日下午,生物组俞益勤老师在初二(2)班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课题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血液》。
俞老师通过设问“血液里有哪些成分?血液为什么是红的?”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学习血液的成分与功能,通过识别血细胞的形态并了解其作用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学习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俞老师在教材组织上,深入浅出,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层层递进,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
本次教研活动,大家还一起制定了本学期初一初二生物的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验计划,确定了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以及明确了各自的努力方向,希望能够全力以赴带领学生走近生物课,喜欢生物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