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第13周校本教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1 16:35:13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12月3日】
    11月27日下午,初二语文陈瞬红老师开设了《周亚夫军细柳》一课,教研组同仁进行了评课。陈瞬红老师的课,整体上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解开悬念;局部上环环相扣。从研究敌情、分析兵情将情、得出结果、做出决策、历史评价来展开教学,设计比较新颖,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也非常的全面。但是课堂氛围略显沉闷,学生回答问题略显吃力,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将重要字词再次呈现在黑板上,以一主问题贯穿,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5256d8c8b38c4536b02b3bc92222b2a2.jpeg

f6762e9af19a43c6a7d295e2df20a411.jpeg


    11月29日,物理组殷志芳老师开设公开课《电工表 电能》。本课分两部分,难点是电能表的相关参数的计算,归根结底还是单位的换算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是电能的来源及电能的转化问题。由于此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举实例大部分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电能的单位和电能表的使用读数问题。电能的单位及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电能表的读数是重点,电能表相关参数的计算是难点。对于此部分理解掌握应要求学生打好基础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而且从去年升中考试的情况来看,教师在过去忽视的电能表参数计算问题上要补充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同时对于电功的问题及电功的物理量符号本节并没有提到,这与以往的教材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适当的补充,否则对于电功率的理解方面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评课时同仁们指出一下问题:学生对焦耳和千瓦时的单位换算总是搞不清楚,可以先记忆,等待学习完电功率的时候再让学生加以理解。强化W代表物理量的时候是指消耗的电能或者电功。否则容易与电功率的单位相混淆。对于利用表盘转动圈数来求消耗电能情况的一类题型要加以练习和巩固。

162e183c575b4ecab8df32739fa840b5.png

ee75755a1f634a87aa9b70a8a2c09e93.png


11月26日,地理组全体教师参加了张敏燕老师的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课题为《多变的天气》。张老师整节课结合生活实际,常熟乡土地理知识,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特征、组成要素等,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能结合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行为意识,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后,组内教师也进行了评课,每个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教学中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张老师作为一名转岗教师,能结合专业学科的特色和知识进行地理教学,实现课堂学科的融合,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学值得学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