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第四周校本培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1 15:50:4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10月12日】
     9月26日下午,赵方婷老师开设了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整堂课以生命的原貌、生命的起点、生命的复苏、生命的浪花和生命的升华来展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生命的再塑,设计板块清晰,衔接流畅。课堂上,赵老师请同学模拟盲人走一小段路,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帮助孩子感悟残疾人内心的痛苦;赵老师还积极组织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上黑板板书结果,让每一个孩子“动起来”,不留死角。课后,赵老师亲切的教态,合理、流畅的设计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仲老师还向各位老师强调,在语文课堂中要积极尝试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小组讨论落到实处,真正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26139c7e288041459113d56d70fbd435.png

    2019年9月26日下午,英语组全体教师在综合楼101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本学期英语组三个年级都着手尝试使用校本教学案,老师们先分备课组讨论教学案的使用情况,形成意见,然后三个年级代表发言,总结初步共识,然后大家继续探讨了基于教学案的个性化备课标准。最后分管英语组的陈主任做了总结性发言。
    9月24日(周二)上午第三节课,历史教研组在305录播教室开展教研活动。首先,王浩银老师在初一(16)班开设《青铜器与甲骨文》实践课。课后其他成员点评本课并给出教学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科教学环节完整,师生互动到位,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但要注意学法指导和相关练习的解法指导。评课后各年级备课组长针对前阶段教学进行总结发言,并对下阶段的教学做出统一安排和要求。
    2019年9月25日下午,本组黄慧老师在实验室105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课题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这是一堂运用实验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整理的复习课。本堂课的容量比较大,包含了:观察心脏的状态(外形、大小、触感)和心脏的内部构造;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等。黄老师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这些知识点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认识心脏的外形、大小和触感这一个环节,借助镊子、手套等工具帮助,学生亲自操作,亲身感受心脏的弹性,左右的厚薄,加深了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随后运用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注水,帮助学生掌握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方向,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最后也是最让学生感兴趣的,解剖心脏,大家小组合作,把心脏剖开,真实的画面,让大家对于心脏四个腔,瓣膜,同侧心房、心室相通等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锻炼了大家的实验操作能力,更加强了大家对于结构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课后大家对于黄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同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对于黄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大家也对这堂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可否利用模型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可否最后让学生上台进行讲解演示,可否穿插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建立学生的生命观念等。
    9月24日,外国语初中第二次地理教研活动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内容是钱瑜公开课《地形和地势》的听课及评课。钱瑜老师整节课结合中国地形图,分析各地形区的分布,找到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分别以指图、填图、画图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教材处理科学得当,重难点突出,且结合各类地图,重视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也呈现出了地理课堂的特殊魅力。师生课堂互动较多,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后,组内教师也进行了评课,每个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教学中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钱瑜老师也表示会不断努力,进一步完善课堂。让地理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堂课。
    9月17日外初数学组举行教研活动,朱亚萍老师在录播教室为全组数学老师开设了一节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公开课。朱老师课堂设计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达到教学目标。 朱老师课堂的调控能力强,课堂语言流畅、规范,具有生动性、启发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师生合作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全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9月20日上午,外国语初中新学期第一次物理教研课顺利进行。这堂课由王晓洁老师开设的八年级上册《蒸发》。这堂课是属于物态变化的第二节,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但是要从熟悉的现象转变为理论知识,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王老师这节课以教师引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实验、生活事例,创设学习情境,把教材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等这种“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研究性素材”,把学习过程,思维形成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培养学习探索能力,激发物理学习的热情。

cacbd21e059c46c795d0dd4ef62b3d7e.jpeg

9913a9f784b044258c954ab269b5cbe8.jpeg

2ffa32cb21a34eb9b67fef25a653fbd6.jpeg

72e5fff141eb46109a2b9c5726d813b0.jpeg

b71815120ef34cd79a9aa28ab7401fc5.jpeg

7d588b4f682a42aebae4283c273f64e3.jpeg

e4ad7a7e9f0e403e8620769b68657014.jpeg

ea0744c7d664481b9cb65ea2162f8d2e.jpeg

65166662cac1479e8e4831f43d0883a7.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