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优秀毕业生浦宇晴同学来校为初一新生作学法指导
8月23日,我校2013届优秀毕业生、2016年常熟市高考文科状元浦宇晴同学回到母校,与初一新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这场贴心的讲座,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了初中学习的点滴,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生活的感悟,有欢笑有汗水!更多的是努力后所取得的莫大的成就感!
浦宇晴同学发言稿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外国语初级中学2013届毕业生、常熟中学2016届毕业生,也是上海复旦大学2016级新生浦宇晴。今天很荣幸在此发言。
前些日子我也曾在一个类似的场合发言,只不过是在我的高中母校省中。面对高一的小鲜肉,我说,高考是一场硬仗,你们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天赋,无愧于学校的栽培。我知道我要对他们说的话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向着既定的方向扬帆起航。他们的人格已经健全,他们的头脑已经成熟,而他们眼前的路只有一条,那条布满前人足印的道路,他们只要乖乖地走完就好。而面对你们这群真正的小鲜肉,我对自己该说什么反倒犹豫不决了。
初中和高中是不一样的。固然也有中考的压力,但其竞争还远远没有高考那样激烈,你们在初中阶段所将承受的压力比起高中都不足一提。这三年是珍贵的、快乐的、美好的。你们走出了小学时代的懵懂幼稚,但离高中时代的热血拼搏、艰苦奋斗还很远。这三年是你们自由生长,活出个性的三年,也是你们健全人格,自律自强的三年。或许你还没有什么目标,或许你们的父母还把你们当作让人操心的小祖宗,盼星星盼月亮只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以后考上省中市中。但在我眼里,你们不只是一群小朋友,一群初一的学生。在我眼里,你们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你们代表着新的时代。每过六年,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同。而你们就是新时代的火炬手,你们将会是从我们手中接过这个世界的人。
要知道,开启每一个崭新时代的,并不仅仅是科学革命,是商业、医学、政治、律法的进化,而是一群属于那个时代的优秀人类。他们会比上一个时代的人们更有道德、更加智慧,更加平和而宽容,更加理性而独立。我们常说现在这个社会比从前更包容多样,更敢于质疑,更锐意创新,更尊重个性。这当然不代表自私、狭隘、刻薄、庸俗、盲从已经从人性中消失。也不代表那样的人不复存在。只是幸运的是,另一些包容的、创新的、独特的人成为了我们社会的支柱,成为了言论的主力,成为了时代的先锋。因此,在任何时代,物质文明的进步都远远不如人们素质的提升更具重大的意义。因此,通过你们,我们就能看到未来的世界。
年少时的经历会塑造一个人的灵魂,而一代人会塑造整个社会的灵魂。高中时代的历练能让你更坚强,更勇敢,更成熟,更睿智。但它已不能改变你骨子里的东西。只有在初中的三年里,你的人格还是可塑的,你的价值观还是任搓任揉的。这三年里,你所接受的教育,你结识的朋友,你读的、看的、经历的,你或许不一定会一直记得,但它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你一生的方向。我还记得我刚进初中那天的情景,那些迥然相异的面孔在本质上是多么地相似,都是那样的青涩、纯洁、懵懂,对一切都兴致勃勃,说话做事不知分寸。但在三年之后,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家已经相隔好远,这种距离不是地理上的,也不是智力与社会地位上的,而是思维与个性上的。有的人考进省市中、苏高中,真正开始比拼学术;有的人去念职校,早早地进入社会,赚钱自立,不怎么瞧得起天天只知道读书的我们;有的人出国镀金,自在潇洒。有的人挥霍青春,有的人投身学术,有的人已经稳重成熟,有的人变得自信张扬,有的人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梦想;有的人习惯了优秀和卓越,有的人有的人则失去了自我被世俗同化。
我知道,这三年里的成功能为你的未来注入多少信心;我也知道这三年里的挫败与伤痛,会给你们带来多少眼泪和委屈,多少难眠的夜晚;我知道,这三年里所萌生的小小情愫,或许在大人眼里是多么地幼稚可笑,对你们而言是多么的珍贵而值得呵护;我知道,这三年里你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看过的电影,会多么深刻地影响你的思维高度和审美情趣。所以我希望三年之后的你们,并不一定要多么聪明,多么不同凡响,但我希望你们有着成熟、自信、独立、善良的内心,我希望你们懂得敬畏,懂得尊重,懂得关怀,懂得爱。不管今后你们去向何处,它会陪伴你们一生,最终成为改变这个社会的力量。
这不容易做到,现在我去回忆初一时候的自己,也觉得很傻,那个我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肯用功,对艺术、文学、美学这些更高的命题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也很庆幸在那个傲慢无知的年纪邂逅了最好的老师,最可爱的小伙伴以及那个伟大的文学世界。在初一,我读了这辈子第一本严肃文学;读了第一本诗集,读了纪伯伦,读了辛波斯卡,读了顾城、海子和北岛,读了唐诗宋词元曲。我开始迷恋文字,迷恋那种诗歌特有的激情、犀利与幽默,尽管并不一定有多理解。我开始读小说,读美洲小说,欧洲小说,日本小说,在别人的作品中体验千万种不同的人生。我开始看电影,看黑泽明、侯孝贤、库布里克和昆汀,也开始听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对艺术与文学有了最初的浅薄认识,产生了最初的审美感受。虽然那时的我还分不清无病呻吟和悲悯情怀,分不清年少轻狂和自由洒脱,但我仍旧觉得,初中时代那个十四五岁的自己,是我最喜欢的自己,那个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的自己,真正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人。
那时我身边的孩子们,有的在初中时组建了乐队,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有的在初中时尝试写作,虽然文笔幼稚却不曾放弃。有的在初中时爱上了计算机,在别人只知道玩qq和贴吧的时候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编程语言。那个玩乐队的孩子,现在已经能为专业的歌手作词。那个写文章的孩子,现在已经能写出成熟的长篇小说。那个喜欢计算机的孩子,现在已经考进了清华。当然也有一些人,他们不欠缺天赋也不欠缺时间,却最终在无谓的享乐和声光的诱惑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庸庸碌碌,成为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大人。我希望你们不会成为后者,无论你们未来要去哪里,请一定要成为比现在更好的自己,因为你们就是未来,你们将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在此我能够分享的只有两句话,第一,永远不要放弃奋斗。第二,永远不要丧失自我。
作为一个经历了高中的人,其实初中时代吃过的苦早就不算什么真正的苦了,但是在那个时候,考场的挫败,同学的疏远,旁人的质疑的确足以让那时的我心碎。我知道这三年对你们来说,即使是对你们中最优秀的人,也不会有多容易。对我而言,初中时代是我人生第一个很难迈过去的坎,那时候我也曾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面对陌生人的恶语相向,面对同班同学的讥讽嘲笑,甚至不敢说出一句话来反击。但我没有服输,我没有放弃,也没有否定自我的价值,所以最终才走到了这里。没有这些糟糕的经历,或许我会永远天真幼稚,怀揣着一颗玻璃心闯世界,最终伤得更惨。在初中时代的困境里,我开始学会漠视那些无端的指责,包容那些本无恶意却有失分寸的玩笑,学会优雅地承认既有的失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还记得那时候打印了厚厚一摞卷子,拼命做,做完了和同桌换着做,硬生生把数学从一百分做到一百二十多分。相信我,连初中的困难都坚持不过去的人,连经历更大的风浪的机会都不配有。而连自己的尊严与梦想都不能守护的人,不配守护他人,守护这个世界。所有的纠结、迷茫和痛苦,只会让你们更加坚定。所有受过的伤,都会是你们的勋章。当你们勇敢地穿越这一切,你们将会拥有一颗超强的钢铁心脏,这颗坚韧不拔的心,会是你们今后人生路上最强大的武器。
我想,初中就是这样一个播种的季节。我也相信,在外国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你们将撒下勤奋的种子,收获坚毅的灵魂;撒下阅读的种子,收获睿智的头脑;撒下爱与希望的种子,收获美丽的人生。最后我想以一首陪伴我走过许多年的诗中的一段结束我的发言。这首诗我在电影里听过,在朋友口中听过,也在北大的课堂里听过。它出自十九世纪著名诗人的惠特曼的笔下,诗人这样写道(我挑几句读了):O ME! O life!... of the questions of these recurring; Of the endless trains of the faithless—of cities fill’d with the foolish…The question, O me! so sad, recurring—What good amid these, O me, O life? Answer. That you are here—that life exists, and identity;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诗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繁华的城市却充斥着愚昧;放眼望去全是贪婪的眼睛,吝啬的家伙,一成不变的挣扎和其招致的恶果。周遭肮脏的人群,空虚无为的余生,纠缠着我。这样地活着又有什么好处?而回答是:因为此刻、你在此地,你的存在让生命存在,让个性存在;因为人世间这场盛大的戏剧不曾散场,而你也能贡献一段小小的篇章。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为这个伟大的世界贡献属于自己的篇章。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