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地震灾区四川省绵竹市开展支教
当前,四川抗震救灾已进入全面安置和恢复重建的阶段。根据中央的安排,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绵竹市,帮助进行灾后重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教育系统对口支援绵竹市的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是落实各项救助措施,帮助做好师生安置和学校重建工作,促使受援地中小学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第一批我省将在南京、无锡、徐州、武进、常熟、吴江、扬州、淮安、泰州等地选派58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对口支援绵竹市15所中小学。
通知指出,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精心做好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绵竹对口支教的工作。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绵竹市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省教育系统对口支援绵竹市教育工作、确保灾区中小学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最为关键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选派人员的质量和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知指出,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精心做好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绵竹对口支教的工作。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绵竹市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省教育系统对口支援绵竹市教育工作、确保灾区中小学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最为关键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选派人员的质量和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知要求,选派中小学优秀教师赴绵竹市开展对口支教工作,必须遵循“按需选派、对口支教,加强协调、集中管理,保证质量、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好个人报名、选派教师、顶岗支教、落实待遇、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选派教师要思想政治素质好,有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学业务水平较高,能够胜任所教阶段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工作;以男教师为主,原则上年龄在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和适应能力;家庭负担轻,可以较长时间在外工作。每一批次支教的时间为1个学期。第一批支教的教师将于7月15日左右出发,7月20日之前到达支教学校开始工作,并延续到今年秋季新学期结束。
通知指出,中小学教师赴绵竹地震灾区支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落实好相关待遇,切实关心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支教教师原有的工资福利不变,仍由原单位发放,并对支教教师发放一次性补助2000元,支教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1000元、通信补助费100元、家庭生活补助费400元,为每位教师购买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可享受一次探亲假。对赴绵竹地震灾区支教的教师,可视作“到农村地区或薄弱学校支教”1-2年,并在评定职称、评选先进、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通知要求,要加强对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厅成立了以沈健厅长为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中小学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在厅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厅基础教育处承担具体工作。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成立对口支援四川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选派支教教师的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