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国旗下讲话>详细内容

国旗下讲话

第五周: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3 13:48:51 浏览次数: 【字体: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可以来到外国语中学参加大家的升旗仪式,今天我就网络安全这个课题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首先,和大家讲一下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形式分为公开个人隐私,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侮辱、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在形式上可以分为文字语言和以图画信息形式。

那网络暴力为什么会形成呢?就是我们的网民综合素质不高,打着“言论自由”的名号在网络上口无遮拦,很多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喷子,那网络暴力有什么危害呢?首先就是网络暴力会混淆视听,让事实真假难辨,当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判断力不够的时候,很容易将大部分人说的话认为是事实,从而无脑跟风,被迫带节奏,如果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事实,那我们无疑也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推动者,其次,网络暴力往往伴随着人肉信息以及肆意泄露个人信息,这明显有碍于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同时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伤害其身心健康,最后,网络暴力就意味着忽略他人感受,肆意利用网络对他人造成人生攻击,这是放纵自我,无视社会道德观的表现。

那我们怎么抵制网络暴力呢?首先我们同学要当抵制网络暴力的宣传员,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动,同时,我们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增强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同时做到对周围人的监督。

说完网络暴力,我们再来谈谈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言论。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由于网络的发达,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把一则网络谣言转发出去,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散步传播谣言是要负一定的法律责任的,在民事上,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在行政责任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在刑事责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二百二十一条、二百四十六条、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都规定了对于捏造事实、造谣诽谤的刑事处罚,最高可以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同学们在日常浏览网络的过程中,要学会辨别网络谣言,做到不轻信不传播,对于社会秩序、国家名誉等有害的言论,要第一时间举报。

今天关于网络安全的交流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可以记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已经顺着网线,处理了一批又一批在网络上口无遮拦的不法分子,我们一起抵制网络谣言、抵制网络暴力,营造一个和谐清新的网络环境,同时自己注意辨别网络上的真真假假,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收好自己的钱袋子!

5ae812d83fb54063ba5507470ef0ab56.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