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国旗下讲话>详细内容

国旗下讲话

第七周:预防电信诈骗,守护网络安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09 14:10:03 浏览次数: 【字体: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二9班的徐止戈。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预防电信诈骗,守护网络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猖獗,许多人都上当受骗,反诈当务之急。那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呢?它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打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被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被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简而言之,骗子通过各种手段,而且在不跟被害人见面的情况下骗取钱财。

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政策予以保护。2022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就目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事项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完善了之前在此方面的缺失,也明确了我国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源头治理、全链条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法治基础,更是十余年来我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经验总结。从此推动全社会形成反诈新格局。

我们自己也得多加堤防,许多时候骗子利用受害人贪图小利的心思,实施一次次的诈骗。比如网络刷单类的诈骗,虚假购物类的诈骗,抢红包诈骗,兑换积分诈骗等等。当然我认为,在我们学生群体中,受诈骗最多的还是游戏充值类的诈骗。暑假,一名学生被骗30140.76元。原因就是受害人在QQ上看到一则广告,称可以扫码进群领游戏红包。随后诈骗分子以未成年人游戏限制,恶意盗刷游戏皮肤等理由,要求其用爷爷的手机扫码转账,最终把爷爷银行卡里钱转走。对于一个沉迷游戏,被游戏冲昏头脑的学生来说,骗子的伎俩是那么的“完美无缺”。所以,国家反诈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深入,人民群众反诈意识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的“双保险”,才能让我们离网络诈骗越行越远。

那我们如何才能识破骗局,轻松化解危机呢?记住“三不一要”法则:一、不轻信,面对骗子的花言巧语或者是其他荒诞不经的借口理由,果断挂断电话,退出链接,从根源上防止受骗;二、不透露,像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这些“头等机密”,可不能随意让外人知道,否则就可能“余额不保”;三、不转账,若是以各种理由要求你支付各种费用,那说明骗子马上要得逞了,这时千万不要脑袋发昏,手一哆嗦,钱财就易主了;四、要报警,要是非常不幸地遭遇了上述三种情况,那唯一要做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报警,把事情交给警察处理。此外,防患于未然,平日认真学习反诈知识,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起铜墙铁壁,不让骗子有机可乘。

最后,希望同学们多学防诈知识,提高警惕,别掉进骗子设计的陷阱。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79a9518c6c044ac8af4908371ac24383.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