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国旗下讲话>详细内容

国旗下讲话

第三周: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法治校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0 16:28:1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纯洁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同时也扰乱了学习环境,影响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为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

什么是校园欺凌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简单归纳就是五个字“打”“骂”“毁”“传”“吓”。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以上情形该怎么办呢?要积极寻求帮助,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很多,常规的求助对象有父母、老师、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我们学校的防欺凌举报电话是:52866280、52866273,举报信箱设置在门卫室边上。平时也要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上学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路上不要贪玩,要按时回家。还要从自身做起,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懂得尊重他人,对学校老师有礼貌、对我们的保安师傅、食堂阿姨有礼貌、对同学有礼貌,不要粗口伤人,不要动手动脚,不要过度玩笑导致翻脸打架;学会跟同学和谐相处,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揭人短处、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拨离间、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帮凶。爱护自己,不结交社会闲杂人员;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老师们平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发现有异常及时了解情况,反映问题。

明善恶,方能伸正义;知荣辱,才可净心灵。校园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一方净土,而文明则是点缀校园的闪闪明星。整治校园欺凌,提升文明素养应当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还校园一片朗朗晴空。“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天、 每一件事做起,全力共建“平安校园” ;齐心共创“法治校园”。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王筱菁

b566152d2b4347feb3fd42b9023baf2d.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