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飞机来到远方--------英国游记
旅游不在乎终点,而是在于途中的人和事。在英国的每一天,都好似大海里的珍珠,挂在我记忆的深处。
经过旅途的疲惫我们终于到了大不列颠,晚饭过后漫步着穿过公园。聆听着鸟语,沐浴着清风,我第一次接收到了文化冲击: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跟随着他母亲的口令在草地上打滚,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着,母子两人其乐融融,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这放在中国根本是想也不敢想啊,中外教育的不同在这个例子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走着走着,感受建筑的英伦风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后面几天我们参观了闻名世界的牛津大学城,感受着世界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深入接触了莎士比亚的故居,体会了杰出戏剧家的悲惨一生;了解了曼彻斯特联队,感悟了足球精神……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晚上我们住的是曼城友好家庭的家里。
我和另外两个伙伴入住的是一对老夫妇家,他们热情好客,刚进门就告诉我们可以像自己家一样。他们家处处洋溢着复古的英式气息,却又隐隐带着似孩童般活泼的墙体颜色,和他们本人一样,家也似一个老顽童般有趣可爱也不乏慈祥。在我们入住第一天,他们就详细了解了我们食物的喜好;认真仔细的为我们画出回家去苏曼基地的路线;友好的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房子。入住的几天,他们待我们也似自己的孩子般认真负责:早上早早为我们准备香喷喷的英式早餐;怕我们迟到有几天还送我们去公交车站;晚餐也精心准备,有餐前汤,主食还有香甜美味的甜点。我们都尽量做到不剩饭剩菜,吃饭前都要说谢谢,养成了一个因为别人帮了你就主动说谢谢的好习惯,使我变得更有礼貌。吃完后自主的把盘子碗端去厨房,展现了中国学生的良好风貌。吃完饭后还会和主人进行英语交流,增加英语口语能力。在最后一天我们每人在便利店买了一束花送给住家借此表达我们的感谢。
此次英国游针对学生还有一个亮点——外教上课体验和友好学校上课体验。外教课上活力无限的外教生动有趣的教导了我们英国的工业革命,饮食习惯,英文歌曲,绕口令等无不令我印象深刻,特别是用餐礼仪那节课:当时已临近中午,外教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在空盘子里假装切着什么。一个男生说肚子饿,便被外教请上去做和另外一个女生假装夫妇练习,那个男生也许刚刚在发呆做的动作让我们在旁边看的无不捧腹大笑。至于友好学校嘛就更能体现中外文化的差别了,我上的一节英语课由一位怀孕的英语老师教授,那位怀孕的英语老师在课上竟然拿上课的讲义内容说了三遍饶舌,边说脚还边用力的在地上跺发出响声打节拍,手也不停的挥舞打着响指。而且后来在课上,因为学生思维的发散说到了课外的内容和课堂相差十万八千里,她也任由他们提问,尽自己所能回答,实在自己也不会就鼓励他们课后查资料。他们的课堂鼓励每一个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自由发言并且保持着科学的小班教学方式。
在曼城的几天中有一次外出买衣服,我和伙伴因为在衣服前留恋徘徊过久,导致后来集合时迟到了。望着领队同学责备的眼神,我暗暗发誓以后绝不迟到,做个准时的人,这么一个小插曲也使我终生受益。
第八天怀着依恋不舍的心情,坐着大巴向渐行渐远的曼城告别,愿曼城记录下了我们清纯的笑脸,愿曼城和我们茁壮成长。
接下来我们在凛冽大风中船游温德米尔湖,欣赏着英国的青山绿水;在傍晚时分登上卡尔顿山俯瞰脚下的英国;在柔和日光,野鸭陪伴下,泛舟剑桥,沿途欣赏了多个学院;在好奇的想象中参观了古罗马时期的巴斯浴场……时间就这样在徜徉青山绿水,建筑之美中一点一滴流逝。
最后几天我们还看到了有着恢宏气势的大本钟:上面有着清晰可见的雕刻图案,透着神秘与高贵的古罗马数字,美艳绝伦的精致花纹。望着大本钟,他似乎在警示着过路的人们,时间的可贵。我默默看着那缓慢移动的秒针,决定要好好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做有意义的事。
该来的还是会来,20号就这样令人讨厌的来临了。现在,在英国的游学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但这件令我难忘的事情,将成为我记忆中最闪亮的一串珍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