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资料(第二期)
《师德学习资料(第二期)》
编者按:3月2日,省教工委召开“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单位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投身主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二是要准确把握当前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基本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全省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四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是市教育局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程,今年教育局将围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我市师德师风水平。编发《师德学习资料》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之一,目的是加强学习,提升引领。本期编发《爱的教育,心的事业——聆听彭丽英老师“爱的心曲”》一文,要求各校组织教职员工阅读学习,学习常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彭丽英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用实际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爱的教育,心的事业
——聆听彭丽英老师“爱的心曲”
1988年春,工作一年多的彭老师参加了市级演讲比赛并获奖,演讲稿《爱的心曲》在《早期教育》上发表了。自此,这首《爱的心曲》便奏响了她幼教乐章的前奏曲。
细节教育——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
自从成为幼儿园教师以来,彭老师始终牢记着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过的“如果教师具有一颗挚爱的心,对孩子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幼儿就会发奋图强,朝气蓬勃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用心爱孩子,期待就会变成现实。”彭老师不断地实践着、收获着,对孩子们付出爱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来自孩子身上同等的爱的回报,感受着来自家长的信任带来的幸福!
2008年的夏天,彭老师有幸参加了省中优秀毕业生的颁奖典礼,其中一个叫杨晨的大男孩牵动了她14年前记忆的思绪:当初杨晨初入幼儿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孩子自小因父母工作忙碌被送进了不正规的托儿所,当时才3岁多一点的孩子因尿过身,被阿姨吓唬后,只要一紧张便会尿身,说话结结巴巴。经过彭老师两年的耐心引导、教育,小男孩从背儿歌到几乎一字不漏地讲述冗长的故事、直至幼儿园毕业时当上了毕业典礼的主持人。和他同台主持的小女孩初入园时文静内向,从不主动发言。彭老师根据小女孩喜欢舞蹈的特点,从领操到表演独舞,一次次在集体面前的展示让她那双“隐形的翅膀”逐渐变得丰腴起来。是彭老师,从孩子身上汲取闪光点,点燃了孩子那盏自信自立的明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彭老师所在教室的一角,常会辟出一块表演区,让那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那一片小天地里尽情表现,引领孩子由那片“小舞台”走向人生的“大舞台”、走向成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彭老师深深体会到:用心关注每个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不同个性特点、不同需要:因为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孩子,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这就是教师之爱,是彭老师的细节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个性、爱好、习惯等千差万别。在彭老师带过的孩子中,有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孪生弟弟,也有天性胆怯、近乎自闭的孩子,更有缺乏家教、散漫无羁的特殊儿。在一日活动中,彭老师总能时刻关注着这些孩子,户外活动、上下楼梯,手里拽着的是他们;中午用餐,后面跟着的小尾巴,也是他们;孩子午睡,轻轻拍抚的,还是他们……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彭老师所投注的精力胜过自己孩子的几倍。
骏驰小朋友,不仅好动、调皮,还常以一些破坏性行为引起别人注意。多少个晚饭时间,彭老师和骏驰家长煲着长长的“电话粥”,以“赏识孩子、正面引导”等一些成功的教育经验传授给家长。骏驰喜欢绘画、做手工,还喜欢做值日生,彭老师便以此引导他为同伴服务,并逐渐感受良好的同伴关系带来的快乐,精心辅导他参加《早期教育》主题绘画赛并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面对任性、顽劣的小叶,彭老师借助古老的寓言《太阳和风》中所蕴含的“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这一哲理,运用“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教育理念,使小叶在一次次的柔性教育中感化了,自私和任性被友情和礼貌所替代。在小叶的记事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只要有信心,克服困难,坚持就是胜利!”当他快乐地走向小学之际,向彭老师献上了亲手绘制的“彭老师,我爱你!”的茶杯。彭老师正是以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走进童心世界,坚持细节教育,将特别的爱艺术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责任引领——以教育的爱揉进青年教师的心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彭老师多年的梦想。当她在2004年的“七一”那天,在炎炎酷热里、在庄严的党旗下立下毕生的誓言时,彭老师深深感到:是实小,实小的党组织,圆了彭老师这个梦!从此她将更加坚定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沉甸甸的责任去实现自己的诺言!带着对党的这份责任,在工作中彭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用正确的思想引导青年教师,用实际行动带动青年教师,真正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彭老师通过“党员责任区”这个平台来提升教师的思想、知识和教科研水平。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她们,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展示给她们,以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启迪她们。主动承担学校布置的各级各类活动,参与“党员进社区”早教活动。
“常怀感恩心,永存感恩志”!在新园成立后逐渐庞大的师资队伍里,彭老师先后担任过教研组长、语言工作室教学长。在担任教研组长时,彭老师能充分尊重每一个组员,使大家拧成一股绳,并根据老师们的性格和特长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定期开展课程审议,以课程审议、集体备课为抓手,使教材运用趋向合理,逐步积累优秀活动方案、课程资源,为逐步打造适合本园的课程文化做好积累。先后组织过小班《大茶壶》、中班《跷跷板》、《蝴蝶》等课例研讨,不仅使青年老师得到了教学基本功的磨炼,而且提高了组内老师的评课以及研讨能力,积累了优秀活动方案并发表刊登,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2006年,中班教研组也因此被评为优秀教研组。丰富的活动资料、高质量的文本积累,为幼儿园争夺市级优秀教研组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007年对彭老师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次手术后在家休养了一个学期后,就带着虚弱的身体上班了,并勇于挑起了幼儿园语言特色工作室教学长这份担子,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探索“绘本阅读”、“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的思路,从网络、杂志搜集相关资料,印发给大家一起学习,引领青年教师每月围绕特色教学开展亮课研讨、学期结束做好教学展示。2009年6月初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幼儿发展性课程》实践阶段展示中,彭老师所作的专题小结“走进绘本的幸福花园”,得到了在座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进入而立之年后的彭老师,曾指导培养过不少校内外的青年教师:多次指导绿地实验幼儿园老师开展半日活动,研讨课堂教学;辅导过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盐城师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常州市艺术学校等多位同学开展实习工作,对班级组织管理、各项活动的制定和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都作了毫无保留的细致的指导。带过不少新上岗青年教师,参与园部“青蓝结对”工程,2009年对新上岗两年的小张老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幼儿园“青蓝结对”半日活动评优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责任让彭老师的教师之爱在身边传递,与大家共同收获着付出之后的快乐!
用心倾注——以智慧的爱诠释孩子们的成长
彭老师在实施爱的教育的同时,还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心诠释着孩子们的成长,敦促孩子们不断走向成功。
在历年的“六一”和“元旦”文艺汇演中,彭老师抽暇为孩子们排练节目。《烛光舞》在市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奖;由彭老师设计编排、师生共演的歌舞剧《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市电视台方塔演播厅上演。机关幼儿园新园舍落成庆典、接待日本和法国友人参观访问过程中,彭老师精心组织的活动给外宾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六一”节组织并主持了去市福利院捐助联欢演出,让孤残儿与健康儿童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2008年,手术后病愈不久的彭老师,顶着自己虚弱的身体,坚持排练节目,使“毕业典礼”顺利举行。2009年秋季参与了新年歌会《快乐童谣》的排练,彭老师从暑期节目的策划、到节目的排练乃至音响的剪辑、制作,和园领导以及节目组的老师全力合作,其中蕴含着多少个不眠之夜和无数的奔波劳累换来了孩子们在梦想剧场舞台上自信的表演,这就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活片段中“我长大啦”的宣言……
学习着、实践着、思考着,在匆忙的脚步中,彭老师年复一年地工作着。岁月流逝,不变的依旧是那颗心——“用爱心对待孩子、用诚心对待工作、用热心对待家长、用真心对待同事”。
朱永新市长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明确指出,“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啊,世界上能给予人的东西,往往越分越少;越分越多的,唯独有爱。正如彭老师所说:“拥有孩子的心将永远年轻!” 愿彭老师的“爱心、用心”与无数的“童心”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之中,让这首“爱的心曲”更悠扬、更嘹亮,响彻爱的教育天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