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党建动态>详细内容

党建动态

2010年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30位候选人简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9-25 09:46:49 浏览次数: 【字体:

 

1、卞凯,苏州大学运筹学与控制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面对不幸的人,捐钱捐物,甚至献血,很多人都义不容辞,但捐献骨髓却常常令人望而怯步。然而今年7月,他捐献出了133毫升造血干细胞,成功地救助了一名13岁的白血病患儿。这是苏大在校生中成功捐髓第一人、苏州市第45位成功捐髓者。但他说:“我只是在做我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他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被直接保送读研的,多次获苏州大学人民奖学金,还有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等诸多成绩与荣誉。他坚信科学、尊重生命,在关键的时候勇于承担,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体现了青春的本色,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推荐人:苏州大学)

2、陈德明,太仓市退休教师,曾从事教育工作40年。他是一位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教育和孩子的老人。多年来他自己省吃俭用,用他有限的收入去资助一个个需要帮助的贫困老师和学生。2004年,他怀揣一万元现金只身赴苏北灌云县慰问农村特困教师,并为响水县的博爱小学捐款1000元。2005年—2009年间,他先后向苏北灌云县一位“大龄”特困大学生提供20000元资助金,使其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2009年他为太仓荣文学校的一名患绝症的学生提供资金帮助直到其去世。2006年开始,他利用寒暑假,奔波于太仓市的东郊社区、世纪苑社区、华侨花园社区、朝阳社区、太东社区5个社区之间,义务给中小学生辅导学习。他先后获得了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勋章、和谐中国杰出人物勋章等荣誉称号;2010年,他更以77岁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推荐人:太仓市经济开发区关工委)

3、陈智敏,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语文教师。她是一个80后的“女孩,学生们都管她叫“陈姐姐”,然而她确确实实又是一个成熟的共产党员、一个充满热情和智慧青年教师。今年5月的一天,她的父亲遭遇了车祸,被送医院抢救,但她坚持上完课后才去医院看望,没有拉下一节课;父亲不幸去世后,她忍着悲痛处理完后事,马上就回学校上课。她的行动让全校师生为之感动,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推荐人: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徐明兰)

4、杜晓晗,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师,苏州职教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他放弃休息、娱乐开展科研工作,无数个夜晚不眠不休,至今已申请专利6项,发表文章10余篇,被《化学文摘》编辑部聘为特约撰稿人。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潜能被挖掘,学生申报多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在他的指导下开花结果。他投身教改之路,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他再次以实际行动证明“钉子精神”是不会过时的。他更是一个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十年无偿献血累计超过9000毫升,用爱心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获得苏州市无偿献血铜奖。(推荐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5、方国传, 高新区新浒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一位坚持把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放在首位,勤勤恳恳奉献自己一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他放弃老家一所公办学校的优厚待遇和大好前程,来到苏州高新区创办新浒学校。11年来,他以校为家,不断听课、评课,参加各类培训和教育教学类讲座,阅读专业报刊杂志,收集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研究课改方法。学校先后获得了苏州市首批“合格民工子弟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他以高度的责任感,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不仅为“新苏州人”排忧解难,更为建设和谐苏州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突出贡献。(推荐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教育文体局)

6、费伯平,张家港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烹饪专业教研组长。她15年教师生涯年年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声有色。她所教的烹饪专业先后创建成省级示范专业、省课改实验点,中式面点项目课程被评为苏州市精品课程;她所教的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中式面点师中级工考核中获证率均达100%;她连续3年被聘为省集训队教练,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个个成绩突出,所辅导的吴斌同学获全国技能大赛22银的佳绩。她负责的《烹饪专业教学模式》项目被评为苏州市专业现代化建设成果二等奖。她是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教练、苏州十佳优秀双师型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人:张家港市教育局)

7、韩仕龙,昆山青少年宫科技老师。他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上奋斗了三十年,所辅导的学生已有百余人在省青少年发明家、香港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中国国际发明展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金、银、铜奖,申请国家专利200多项。今年又有5名学生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荣誉称号、3名学生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提名奖”, 2名学生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称号、6名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昆山市青少年宫由此也荣获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等荣誉称号。韩老师则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优秀指导教师。他总结出的“十二发明技法”,在全省中小学校讲座近二百场。他的理想是把创新的火花根植在全市十万青少年的心中,实现中国人走上诺贝尔领奖台的愿望。(推荐人:昆山市教育局)

8、何欣,苏州金阊区实验小学学生。这是一位身患先天性脑瘫四肢障碍症却顽强不屈的天使。她梦想康复:每天清晨,当其他孩子还在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沉浸着美丽的梦境时, 4岁的她却要忍着巨痛做300次深蹲,还有走路和抓握的练习。她渴望知识: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且身有残疾,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坚持在外婆的护送下到校上课,在连接家与校的路上她曾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爬起来;学习中,她握笔使不上劲,书写速度慢,却从不落下作业。她成熟懂事:6岁就开始懂得减轻家庭的负担,常劝妈妈说:“再要个弟弟或妹妹吧!”;世界助残日,她精心为老师制作贺卡并写下 “献给老师妈妈”几个字;她的一言一行,一笔一画一举一动既令人心酸,更让人感动。2008年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天使般的心灵,被评为“苏州达人” ! (推荐人:金阊区教育局)

9、杰妮芙(Jennifer Tasker),英国人,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外教课堂”项目外籍教师兼教研组长。从2009年至今,先后任教于苏州市第十二中学、市第三十中学和市三元中学。平时,她除教好自身承担的英语口语教学工作外,每周还抽1-2天时间奔波于苏州市所属的19所项目学校之间,观摩其他11位外籍教师的授课。她的课堂教学以贴近真实生活、轻松愉悦的对话形式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如在《我的城市》话题中,她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电视旅游广告;在《我的爱好》话题中,她让学生利用自己颇为喜爱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来谈论各自的爱好;在《我的老师》话题中,她与学生一起编排了一个老师和校长的工作面试。在市三元中学,她建立了“英语角”,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快乐地练习英语。她,一切从学生出发。(推荐人:苏州市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心)

10、蒋涛,苏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市教坛新秀,指导学生自学先进个人,著述《我的语文我的班》。《人民日报》称他为“在课堂‘游戏’中追梦的80后青年教师”。他发起“新论语运动,让学生每天用精炼的话语写下自己的言行得失或对此的感悟,反思、改进自己;他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习惯养成活动,让学生轮流交流劳动技能和心得,体会劳动的光荣;他发起“新古文运动”,让学生写山寨《史记》,用文言给身边人写传记;他践行和创新孔子的教育对话模式——“论语日志”,每天用亦庄亦谐的文字与每个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自学自省。这些“蒋氏山寨教学”案例使更多学生将学业当事业来奋斗,也引发了人民日报、湖南卫视、《扬子晚报》等媒体的关注。(推荐人:苏州市第一中学)

11、金龙官,吴中区横泾中学工会主席。这也许是机缘巧合,58岁的金老师是一位四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成功救人的人。201010月,58岁的金老师冒着生命危险,将奄奄一息的八旬老者陆好婆从河中救起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两天后,当老人的子女专程到校呈上锦旗时,金老师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才被大家知晓。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平时兢兢业业、爱生尽责,尤其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他带头并组织教职工参加苏州市红十字会义务献血活动,到现在个人累计献血1400cc。他的感人事迹成为当地居民热议的佳话,他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推荐人:吴中区教育局)

12、金一民,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校长。他敏锐地洞察教育发展的前路,敢为人先领跑,向“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的轨道前进。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被命名为“苏州市现代化小学”、“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首批“常熟市领导班子先进学校”等。但他依然坚守着小学数学教学园地,身先士卒,躬身探索,向“更真处,更深处,更远处”的教育本质前行。22年中,他心无旁骛,始终恪守“勤、专、新、博”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完善自我,锐意改革课堂教学。他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他是学校多项课题的负责人,他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先后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的就有三十多篇。二十二载笔耕墨种,二十二载春华秋实,他一直在路上,坚实地行走着。(推荐人:常熟市教育局)

13、李宇楠,工业园区星港学校五年级少先队员。这是一个兰心惠质、懂得感恩、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阳光女孩。她连续10个学期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还获得省优秀少先队员、省“小小数学家”等10多项荣誉。她的文章、绘画和摄影30余个作品被报刊登载,其中《北京欢迎您》获全国中小学生迎奥运征文大赛小学组一等奖。她把获得了奖金、稿费、零花钱、衣物、文具、书籍等凡是她能想到的东西送给最需要的同龄人,还带领班级同学跟随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她不仅帮助灾区小朋友过“六一”儿童节,还想方设法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让班级成为其乐融融的温馨的家。“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让她成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推荐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14、梁兵,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校长。她选择用爱心和责任去照顾一群肢体和神经有残疾的孩子,以此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1998年,她在苏州创办了博爱幼儿园,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第一所非营利性特殊教育与康复医疗机构—博爱学校。12年来,她带领一支爱心团队,以爱无国界的精神坚持免费义务教育和为特困残疾儿童减免费用达483万元,救助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境外6个国家的近500名残疾儿童;她创造了融康复、医疗、教育于一体的博爱模式,使80%的残疾儿童智商有所提高并达到能接受义务教育课程的水平,有近50%的儿童能够回归社会,填补了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空白。2008年她当选为残奥会火炬手,获苏州市百名文明市民称号;2009年获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称号;2010年获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称号。(推荐人:园区教育局)

15、尼克.马格斯(Nicholas James Magnus),英国人,20072月来华担任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校长至今。20099月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苏州之友”。201010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友谊奖”。他非常注重对本校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全校师生和家长已经向慈善机构捐赠了25万多人民币;他不顾繁忙,亲自带领“越野长跑”俱乐部的中外学生坚持每周锻炼;他为苏州中学的学生提供到德威实习的机会。在他的帮助下,苏州中学的众多学生已经被国外多所名校录取。他还为苏州吸引外资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知名的卡特比勒公司从中国众多城市中选择落户苏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苏州,有着一所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德威的品质,尼克的品质。(推荐人: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16、彭丽英,常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她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孩子,她悉心照顾过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孪生弟弟,还有天性胆怯、近乎自闭的孩子,更有缺乏家教、散漫无羁的特殊儿。她时刻关注着这些孩子,户外活动、上下楼梯,手里拽着的是他们;中午用餐,后面牵着的小尾巴是他们;孩子午睡,轻轻拍抚的,还是他们。彭老师还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引领孩子在艺术的天地里翱翔,甚至在手术后仍然坚持为小朋友们排练节目。她,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多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岁月流逝,不变的依旧是彭老师那颗充满爱的心。(推荐人:常熟市教育局)

17、殳梅芬,常熟市商城小学教导主任。她是一位敬业、勤业、精业的教学者和引路人。她多次在全市小学语文课改展示活动中作公开教学,曾获省优课评比一等奖、市命题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解题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她的班级被评为苏州市“书香之班”,编排的课本剧《猎人海力布》《装满昆虫的衣袋》和“世上湖山、天下常熟”吟诗会连续获常熟市一等奖。她先后指导八位青年教师在常熟市级以上语文评优课中获奖,其中两位老师分别获苏州市2002届、2003届青年语文教师评优课比赛第一名,一位教师获常熟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第一名。她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极大地影响着青年教师,提升了学校语文教学的知名度。她是教育园地里一朵俏立枝头、迎风飘香的梅花!(推荐人:常熟市教育局)

18、王光玉,昆山市张浦镇新昆学校教师。他和民工孩子建立了深深的感情,经常看到不同年级、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学生围绕着他,向他倾吐心声、请教问题,甚至和他一起做游戏。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经济情况、家教情况。在新昆学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外面有困难找警察,在新昆有困难找王老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些辍学的学生重新坐进了教室。2008年他获得昆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得昆山市师德标兵称号。他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民工孩子们的人生道路,用爱点亮身边每一个民工孩子的心灯。(推荐人:昆山市教育局)

19、王金云,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这是一位在教坛耕耘了27个春秋,一位能让学生带着机器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科技教师。2002年以来,他共辅导学生获得江苏省一等奖41项、全国一等奖14项。2005年他所辅导的学生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WRO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并获一等奖;2006年他所辅导的沈维同学因机器人竞赛成绩优异,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08年他所辅导的学生在苏州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获两个亚军;2009年他所辅导的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夺得两个冠军;2010年,他所辅导的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个冠军、一个季军、一个一等奖的好成绩。他本人获得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教练员奖”。他深爱教育事业,尽管自己始终衣着简朴、生活勤俭,但能尽最大能力帮扶困难学生。他先后被太仓市人民政府授予太仓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推荐人:太仓市教育局)

20、汪岚,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文印员,中共党员。她从操控一台手摇油印机开始, 12年如一日敢当配角、默默无闻,从事学校的文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党员“一帮一”活动中,她主动认领一位生性孤僻、寡言少语、令老师头疼又难管的“随班跟读生”为帮助对象,决心以母亲般的温暖和挚爱,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每天中午,路过文印室的师生便能听到她和小马同学侃侃而谈和爽朗的笑声。2007年她更将这份爱带出校园,成了苏州公益网的一名义工,经常到社区看望孤老、关心孤儿,以自己的热情温暖更多孤独的心灵。她被评为苏州公益网“十佳”优秀义工。(推荐人: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

21、吴恩培,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开创苏州学校吴文化教育第一人。他出版专著及主编著作14部,其中《巨商沈万三》、《文化的争夺》、《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吴文化概论》等分别获省、市社科奖。参与了苏州城墙调查工作、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立项课题《苏州史纲》编写工作;率先在苏州职业大学开设《吴文化》教育课程,主编的《吴文化》被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为地方课程教材,《吴文化概论》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校精品教材。苏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推荐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22、吴卫江,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副校长。他刻苦专研教学,在长期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质疑与启发互动”的教学方法,突出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与互动,让学生收益非浅。200112月面向全省同行在苏州市三中开了一堂“祖国和平统一”的展示课,有5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参加观摩,深受专家和同行的赞誉。他有爱生如子的情怀。一个男生,因父母外出做生意而独自一人留守在家,学习不思上进,行为散漫。他耐心帮助,结果考上了西南交大。一名女同学,因母亲离世早、父亲又患病,家境不好,他每个月给她生活费,还常常买药给她爸爸送去,无微不至地关怀让她安心学习。他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十杰教师、苏州市中青年历史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推荐人:相城区教育局)

23、薛法根,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1998年他是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1999年他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名教师,2001年他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多年来痴心语文教学,创造了如沐春风的智慧课堂,让孩子们享受到了学习的无限乐趣。他把研究语文教学、培养语文教师当作自己的使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就是偏远的山区也留下了他支教讲课的身影。与他接触过的同行评价说:他与语文教育事业一起活着!20年来,他虽然担任了校长的职务、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他却淡泊名利,谢绝了都市名校的高薪聘任,始终扎根农村教育第一线,守望着乡村的孩子,成为乡村教育一道最美的风景!(推荐人:吴江市教育局)

24、杨奎,苏州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老战士宣讲团团长。以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担任过苏州军分区政治委员的老兵。2001年,不顾年事已高,组织30多位老同志建立苏州新四军老战士宣讲团并担任团长。他带领同样的一群“老兵”奔波于大中小学校之间,用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对青少年一代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每到清明、国庆等传统节日,他都要和讲师团成员精心编写讲稿、深入校园演讲。他的演讲饱含激情,赢得掌声阵阵,孩子们都热情地称他为“政委爷爷”。10年来,他带领讲师团到校宣讲1000多场次,受教育的学生达40万多人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讲师团被评为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推荐人:苏州市教育局关工委)

25、袁裕浩,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理科实验班物理教师。从教十六年,做过十年班主任,送走了十一届高三学生,他们大多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他以教学认真、一丝不苟而著称,尤其是指导学生自学有方,效果显著。2005年以来,他所辅导的学生有37人次在物理学科竞赛中省获一等奖,其中16人获得高校保送资格。他所教过的一个班,有5人近了清华、北大, 30人进了重点大学。他参与编写教学参考书20多本。他是张家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科协2009年度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首届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推荐人:张家港市教育局)

26、余玉梅,张家港市双山幼儿园园长。家住张家港市区的她,却在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双山岛一待就是20个年头。每天,她都要面对乘船摆渡和50公里上下班路程的困难,却无怨无悔。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总是第一个站在园门口迎接孩子的到来,她把整个生命融于小岛的幼教事业。为改善办园条件,她曾挺着怀有身孕的大肚子奋战在幼儿园的二期工程工地一线;为创建省优质园,她曾在子宫肌瘤复发第三次切除手术后的两星期就返回学校。她用自已的默默奉献,为小岛的孩子播撒希望的种子,张家港日报曾以《奉献,让生命焕发光彩》为题对她进行过专题报道。她先后被评为张家港市局级先进个人、张家港市级先进个人。

27、张倩,太仓市陆渡中学教师。14年始终扎根农村教学第一线,连续担任了十三年班主任,其中有6年为免费教育班班主任。没有血缘,却胜似骨肉。严寒酷暑,狂风暴雨,她无所畏惧,奔走于学校与贫困学生家庭之间,点亮了对生活丧失信心的贫困学生希望的火焰;病床上的丈夫,呀呀学语的儿子,她无法兼顾,整整一年陪着几度想要辍学的学生谈心、做作业直到他顺利完成学业;她把父母双亡的学生接到家里,为他洗衣做饭、买衣购物,还辅导他学习,让他再次拥有了“母爱”。她用一名人民教师全部的爱撑起了百名贫困学生的天空,先后获得了太仓市劳动模范、苏州市师德标兵、苏州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爱生模范。等荣誉称号(推荐人:太仓市教育局)

28、赵莉莉,江苏省震泽中学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吴江市优秀班集体、团支部,本人荣获第24届吴江市优秀班主任称号。从教多年,用心经营,桃李灼灼:所带2010届毕业班2人上北大、1人上清华、6人上南大,还有的学生上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大等著名高等学府。丁倩玮同学凭苏州市文科状元获李政道奖学金。全班59名学生中,有49人上本一线,10人上本二线,成为吴江名副其实的“牛班”。在学生的眼中,赵老师既严厉又亲切,既是学习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朋友,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换来不仅是辉煌的高考成绩,更有全面的学生成长和浓厚的师生情谊。

29、周滢,苏州市振华中学语文教师。她参加工作17年,担任了14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人说她是一位“爱流泪”的班主任,因为她会为学生的遭遇挫折而流泪,为学生的进步而流泪,所有的流泪都是为了爱。“周老师,我想抱抱你!”小玲同学发自内心的话让她流泪了,因为这标志着在她和小玲母亲的共同守望下小玲已经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在班级野外拓展活动中,两个为完成任务而自觉趴下让同学踩着后背过去的女生让她落泪,于是她把她们拉起,自己却毅然趴下让学生踩着后背过去。她为自己有一群活波可爱的学生为傲!学生更以有这样可敬可爱的老师为傲。她是苏州市区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苏州市教坛新秀“双十佳”。(推荐人: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30、朱恩馀,香港翔龙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首批荣誉市民、江苏省首届慈善之星。1980年代,朱恩馀先生伉俪秉承父志在香港创立朱敬文教育基金;并在苏州大学设立朱敬文奖学金奖助 13000余名优秀学子,金额超2000万元。同时,朱恩馀先生及其家族先后捐资1200多万元,支持平江区敬文小学现代化建设,校园里育才楼拔地而起、实验楼赫然挺立、敬文少儿图书馆落成开馆。敬文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弄堂小学变成了姑苏城里的一所现代化品牌小学。朱恩馀先生和朱氏家族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幢幢现代的教学楼和近十万余册的图书,更是他们博大的襟怀和深沉的爱心。原江苏市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敬重朱氏家族重教情怀,欣然为敬文小学题词:“敬教重文、施教传道”,这既是对敬文小学的祝贺,更是对朱氏家族高尚品德的褒扬。(推荐人:平江区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