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参考内容
1、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发展生产力)。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1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3、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党内民主)。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15、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19、(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
2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
2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27、(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0、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31、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2、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级分化。
3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效益性),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
34、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35、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36、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37、“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40、党的根本建设(思想理论建设)。
41、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42、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43、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4、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人的发展状态)。
4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函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46、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
47、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
48、(就业)是民生之本。
49、(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50、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
5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5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5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56、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5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8、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其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0、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61、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胡锦涛)提出来的。
62、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事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3、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64、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信访)。
65、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66、(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67、(1982)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6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69、2006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2000)美元。
70、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
7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7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7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6、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
78、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思想建设)。
79、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80、(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2、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8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84、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85、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8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8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民生问题)。
88、(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89、(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90、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保障,要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91、(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3、加强教育工作,应该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94、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95、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96、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97、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
98、要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99、创新社会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
100、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要求。
10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102、我国始终不渝走(合作发展)道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4、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5、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使(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106、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以(经济科技)为主。
107、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对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108、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109、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
110、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
1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12、营造创新氛围主要是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
113、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
114、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115、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6、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
11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118、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
119、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本工程。
120、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
121、我县旅游品牌建设目标是(三色宕昌、九奇官鹅)。
用户登录